科技項目疑難解答
軟企認定獎勵!安徽省16市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申報補助要求及流程指南
安徽省16市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申報補助等內容整理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陽市、六安市、安慶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馬鞍山市、黃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銅陵市、蕪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指導!
免費指導電話:15855199550(可加v)
臥濤小編可以為您帶來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項目輔導規劃。
為進一步推進我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政策。
1.推進軟件重大項目攻關。堅持“鏈主牽頭 需求牽引”,軟件產業基礎和前沿領域以軟件龍頭企業為主體,工業軟件領域以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為主體,聯合高校、科研機構、軟件服務商等開展高端軟件項目協同攻關,深化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以及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關鍵技術在重點行業應用。按照項目實際完成投資總額(項目研發設備購置、委托開發投資和研發人員工資總額,以下項目投資總額類同)的5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500萬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2.建設高水平創新應用平臺。加快建設產業基礎共性技術平臺,支持大型制造企業、重點用戶和軟件企業共建軟件應用創新中心、行業性或區域性集成驗證中心(含面向應用場景的軟硬件適配測試中心、軟件“中試驗證”平臺),推動國產軟件規模化應用。企業通過國家布局的創新載體,承擔國家級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研發項目的,按照項目驗收實際核定投資總額的5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國資委)
3.推動開源技術創新。推動骨干軟件企業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技術先進性和生態競爭優勢的開源項目,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開源項目發展。鼓勵基于開源技術的商業運營,對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編程語言、大模型、元宇宙、云化工業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等關鍵性開源技術商業化創新項目給予一次性最高1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4.推動創新主體引進轉化技術。對引進工業軟件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按成果在皖轉移轉化年度技術服務合同或采購合同實際成交額的2%,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對重點引進的特大、緊缺、關鍵軟件技術,按照省、市有關政策執行。(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5.推動制造業企業發展工業軟件。支持制造業骨干企業剝離軟件服務業務,組建獨立法人軟件企業為上下游企業賦能,對剝離后經營良好且上一年度軟件業務收入超過500萬元(含)的軟件企業,可按其軟件業務收入2%的比例,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國資委)
6.推動軟件企業做優做精。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此條政策按照皖政辦〔2022〕2號執行)。(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7.提質建設軟件產業園區。對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中國軟件名城、名園的設區市人民政府給予切塊資金支持,分別給予一次性最高200萬元獎勵。省級統籌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軟件產業園,定期開展建設評價工作,對獲評省級軟件名園的,根據實際績效給予分檔獎勵,給予一次性最高獎勵100萬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軟件產業園區的軟件企業,鼓勵所在地財政依法依規給予辦公場地租金等補貼。
8.推動工業軟件先試先用。支持企業先試先用具有重大創新成果的首版次工業軟件,按照省首版次軟件政策加大推廣應用力度,給予示范應用獎補。(此條政策按照皖政秘〔2023〕243號執行)鼓勵工業企業面向工業軟件企業開放應用場景,供需雙方簽訂購買合同,通過場景應用完善工業軟件并成功推廣應用至其他用戶的,按照上述供需雙方簽訂的首個購買合同中工業軟件實際支付金額的20%,分別給予供需雙方最高200萬元獎補,共同推動工業軟件先試先用,持續驗證、迭代提效。(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有關單位)
9.推動工業軟件賦能數字化轉型。鼓勵各級政府以政府采購或補貼方式,通過云服務平臺推廣一批優質通用、小快輕準的工業軟件及配套服務,低價或免費向中小微企業開放。鼓勵軟件企業、制造業企業積極參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云化工業軟件和行業專用工業軟件服務,根據服務業務量和效果,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此條政策按照皖政辦〔2024〕7號執行)(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0.暢通數據資源流通交易渠道。支持政府、企業面向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等新趨勢,開放數據資源,打造高質量數據集。對在合法設立的數據交易機構掛牌交易或購買數據產品的交易合同個數不小于5個,且交易金額達到300萬元的企業,給予每家企業一次性最高20萬元的補貼。(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數據資源局)
11.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引導各類金融、基金機構建立投融資對接機制,共同支持軟件企業通過對外股權收購、增資擴股、股權置換等方式加速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研發創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企業研發首版次軟件產品創設專屬信貸產品,開展專利權、商標權、軟件著作權、應收賬款等抵押貸款。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首版次產品貸款提供擔保增信。(責任單位: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人行安徽省分行、金融監管總局安徽監管局)充分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題基金、人工智能主題母基金、科大硅谷引導基金、智能語音人工智能基金等基金,按照市場化方式加大對基礎軟件、工業軟件類項目投資力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12.加強軟件人才隊伍建設。依據人才引進相關政策,支持軟件行業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優化國際人才引進政策,探索簡化工作許可、居留許可等審批流程。支持高校申請創建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加快人才聚集。對企業開展高級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根據培訓后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按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此條政策按照皖人社秘〔2023〕118號執行)(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
1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將符合條件的創新主體納入專利快速預審通道,實現專利申請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加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扎實推進合肥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省市場監管局、合肥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14.強化支持政策資金保障。統籌制造強省建設資金等支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發展,各市根據財力安排資金,推動全省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本政策由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解釋,此前有關規定與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本政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
以上就是小編將為大家具體講解的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個幫助!
需要咨詢商標、專利、軟著等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評價、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兩化融合、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設計、掛牌上市、軟件開發、網站建設、網站外包定制、百度關鍵詞推廣、SEO優化等更多政策項目的請直接聯系漁漁:
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為您解答指導。